【背景】
一點點奶茶來自臺灣,主公司是正宗的50嵐,創立于1994年,從一點地攤做起來,老板是研發出身的,注重產品。發現大陸50嵐已經有了這個品牌了,重新以一點點的品牌,在2012年,在上海一家廣場,開始品牌打造,發展至今。現在一點點可以說已經成為了網紅奶茶地代名詞。
一點點成功的因素很多,我們分析總結了以下幾點。
1、選址
一家茶飲店如果位置選的好就基本上成功一半了,做餐飲的都知道,位置為王,選址選的差,后天花費再多的精力在運營、推廣上,也可能是無力回天的。一點點的店鋪很多都是在高校周邊,附近寫字樓居多,或者靠近地鐵站,人流比較集中,這也正符合了一點點定位的消費人群:正在工作的年輕白領和趕潮流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正是奶茶的消費主力軍。回頭看一點點的選址,有沒有發現一點點的店,總是突然插入到某一個成熟的商圈,或許剛開始盤下這間鋪子的成本略高,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2、開業買一贈一
這是一點點奶茶店開業最常見用的一種營銷手段!雖然說是買一贈一,但是由于一點點奶茶本來就是個成本低利潤高的行業,所以只需要多花一點點成本就可以靠龐大的數量來盈利!這種活動主要出現在節慶日,正是聚集人流的好時候。
3、抵扣券
抵扣券的作用就是購買后抵扣掉幾塊錢,買一杯后送你一張折扣券,你下次就還會去賣,讓你變成了回頭客。
4、滿N杯送一杯
幾乎每個人都有收集癖,一點點給顧客提供了一張收集表,集滿或者集到多少章,可以免費贈送一杯。就像完成游戲一樣,獲得一種滿足感。
5、與周邊的學校企業經營好關系
一點點會和學校、企業搞好關系。贊助一些學校社團的活動做做宣傳,加大一點點奶茶店在學生心中的影響力。而企業就更不缺錢,一點點和很多企業達成了長期合作,給企業客戶提供長期的下午小點心、飲品服務。形成服務依賴。
表面這5點,是任何人都能看到的,一點點甚至一點也不吝嗇地展示在了官網上,現在每個奶茶店幾乎都在這樣做,那為什么一點點相比其他奶茶品牌增長那么快速呢。
1、視覺記憶點
在一點點剛剛進軍內地時,給大陸客戶印象最深的是它包裝上那個特別的星星簽當時很多人會覺得很有意思,和其它奶茶不一樣,也有疑問是這干什么的雖然將奶蓋與茶分開的方式并不是一點點的原創,但這個用星星簽來品嘗奶蓋的方式,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而且,到現在,很多人會把這個星星簽當做是一點點的標志.(左右兩邊視覺記憶點對比)
2、味覺營銷
經常逛街我們會發現,一點點的奶香相比其他奶茶店,要濃郁的多。這鐘技術優勢是碾壓性的,一改以前奶茶是劣質奶飲品的刻板映像,帶來了“新鮮、健康”的觀感。自然勾起了人們的購買欲。
3、饑餓營銷
可能有人會覺得,奶茶又不是手機,難道也學雷軍“耍猴”嗎?一點點耍不了猴,因為一杯奶茶的制作很快,很難做饑餓營銷,但即便如此,一點點的奶茶店門口也是大排長龍。其實這種大排長龍的觀感是一種幸存者偏差,你總能在網上看到別人吐槽一點點人很多,這是刻意營銷的結果,造成的后果就是一點點在我們心里變成了網紅打卡點,自然而然地更多地人被吸引而來大排長龍。把概率事件變成了既定事實。
4、無所不在地加盟廣告
百度貼吧、微博、朋友圈、論壇……到處都有加盟的廣告。你看到這么多加盟廣告的第一想法是什么?很多人想加盟一點點——很多地方都在開一點點——人們需要一點點——因為一點點掙錢。如果你產生了這個想法,那一點點的營銷就成功了。
5、產品服務升級。
一點點屬于臺式奶茶,它將原材料做了升級。以前臺式奶茶店茶葉分紅茶,綠茶,烏龍這么幾種就差不多了,一點點選用使用澀味較少的細分茶葉品種,比如abc360、四季青,凍頂烏龍。以前臺式奶茶店不可能使用鮮奶,一點點有一個產品線使用了味全的鮮奶。(注意不是純奶) 服務方面,有完整的標準話術流程,隨時與顧客保持交流溝通。相比以前其他臺式奶茶店統一喊口號的方式,互動更多。
6、L型動線,故意做的慢。
傳統臺式奶茶店吧臺一般為“一字型”排列,所有工具設備都在一條線上,務求快速出單,提高效率。一點點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設置阻礙,降低做單速度。一點點吧臺一般為L型,操作區域相對較大,將操作流程中所需的工具分散,每個員工又是各司其職,所以經常看到店內員工走來走去很忙。L型布局大大降低效率,CoCo單品制作速度大約在10-30秒左右,一點點則需要1-3分鐘。最終的結果,即使CoCo和一點點顧客數量差不多,總是一點點在排隊,而且店員似乎都很忙。
【營銷成果】
成立于1994年,16年超千家店面,18年超1500家。
18年飲品銷量超萬噸。
銷售總額過百億元。